第437章 顺应帝心

永庆郡,郡守府。
冯之焕手里拿着一封都城送来的信,神色十分凝重。
母亲在信里说,父亲揭露皇后混淆皇室血脉,被北齐帝暗中处死了。并且还带来一个消息,永庆郡暴乱的消息,己经传到了北齐帝的耳朵里,北齐帝指派赵颐来永庆郡平定暴乱,
冯之焕并不是一个傻子,如何看不分明朝廷局势?
皇后看守皇陵,齐王被幽禁,北齐帝这个时候派赵颐来永庆郡平定暴乱,分明是将赵颐支开,以免赵颐留在都城培植势力。
只要北齐帝不昏庸,绝对不会册立赵颐做储君。
唯一有资格成为储君的人选,只有贤王了。
一旁的心腹忧心忡忡地说道:“大人,永庆郡暴乱一事,传到了都城,陛下派广陵王来平定暴乱,咱们该怎么办?”
冯之焕神色晦暗不明,缓缓在屋子里来回踱步,思量着该如何处理眼下的困境。
纵然他与淑妃、贤王关系匪浅,一旦在永庆郡做的事情捅出去,绝对不会落得一个好下场。
心腹继续说道:“陛下怎得在这个节骨眼上,指派广陵王来永庆郡啊?这些个暴民,就该派武将来镇压。属下听说广陵王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,万一在咱们的地盘上出事了,咱这里的官员不都得掉乌纱帽?”
冯之焕脚步骤然一顿,心腹的话让他醍醐灌顶。
北齐帝忌惮不是秘密,必定会提防赵颐,又怎么会重视赵颐呢?
甚至还会将赵颐视作心腹大患吧?
那北齐帝将赵颐派来永庆郡的用意……不止是支开这么简单?
冯之焕打住了念头,却有了处理眼下困境的法子。
“未必冯之焕幽幽地说道:“广陵王死在暴民手里,我们再平定了暴乱,向陛下请罪……说不定可以功过相抵了
若是寻常的皇子,无论他们立下多大的功绩,只要死在他们的地盘,不说要掉乌纱帽,更甚者要掉脑袋。
赵颐不一样,北齐帝想他出事……他们不过是顺应帝心罢了。
想通其中关节,冯之焕眼神变得狠厉:“算算时间,广陵王差不多快到永庆郡了。李庸,你吩咐下去,加派人手看守城门,一旦有了广陵王抵达永庆郡的消息,便立即通知我
李庸内心震动,万万没想到郡守大人竟要杀了赵颐。
他有心说什么,可看到冯之焕坚定的眼神,便将到嘴的话吞咽下去,立即安排人看守城门。
李庸不放心,亲自镇守在城门口,看着士兵层层筛选进城的人。
按照冯之焕下的命令,不允许百姓进城,只许商贾进城。
或者是有身份地位的人。
他在城门口守了一日,并没有看到赵颐的车驾,琢磨着赵颐身体文弱,大抵放缓了行程,还要过几日才会抵达永庆郡。
此时暮色霭霭,萧索的雨水落在他的脸上,便打算先回郡守府回禀冯之焕。
蓦然间,他看见一支商队缓缓朝城门口走来,为首的男子身穿天青色长袍,浑身上下散发出清贵之气。
李庸的视线不由得落在男子的面孔,只见他生得眉目隽秀,唇红齿白,举手投足间的气度,仿若是世家蕴养出来的贵公子。
可男子站在商队里,大抵是一个富家公子。
男子似乎觉察到他的打量,转眸望了过来,朝他微微颔首,似乎在礼貌的打招呼。
李庸一怔,便见士兵在盘问男子身边的随从。
男子的随从讨好地说道:“官爷,永庆郡盛产丝织品,但是缺粮。我家公子特地运了粮食来这儿卖了,换丝织品去都城卖
说话间,随从掏出一袋银子,塞在士兵手里:“还请官老爷通融一番
士兵掂了掂钱袋子,给一旁的士兵递一个眼色。
几个士兵去检查,确定马车上装的都是粮食,方才放行让他们进去。
随从千恩万谢:“多谢官老爷
一行人进了城。
心腹看着商队进城,来到了士兵的面前。
士兵脸色骤然一变:“李大人……”
“你去盯着他们李庸瞥了一眼他手里的钱袋子,冷声说道:“如今是多事之秋,若是出了差池,唯你是问
士兵脸色煞白,连忙将钱袋子上交,紧跟着商队来到一家客栈。
商队在城内似乎有粮铺,将一车车粮食运送到粮铺,收进了粮仓里,方才去一处宅院里落脚。
士兵盯着牌匾上的“梅园”二字,便去郡守府找李庸汇报。
李庸叮嘱过门房,门房见士兵来了,便立即去通知李庸。
不一会儿,李庸匆匆赶来:“那商队可有异常?”
士兵回道:“李大人,小的跟着商队去了一家‘足称’粮铺,瞧见他们将粮食收进了仓房里,便随着那位富贵公子去了梅园
李庸蹙眉:“梅园?”
这一座园子是前朝一位王爷修建的私宅,送给了一个外室。前朝灭亡之后,宅子并没有被纳入朝廷,落在了地方官员手里,几经转手卖了出去。
据说宅子是被都城一位贵人买了,不见有人住过。
如今倒是有人来住了,却是一个富商。
李庸总觉得其中有古怪,可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。
毕竟这个商贾来自都城……都城……
李庸陡然反应过来,有那么一瞬间,疑心那位富家公子与赵颐有关。
但……可能吗?
这个念头冒出来了,便再也压不下去,他吩咐道:“你继续盯着,有什么异常便告诉我
士兵应下,急忙离开。
李庸心神不宁,将此事去报备给冯之焕。
-
与此同时,梅园的正厅里,江暮向赵颐禀报:“殿下,有人埋伏在梅园周围
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